首页> 详情

兰亭书法社双年展完美收官 千人热情书写百家姓

2012-10-08 |浏览:2072次 | 编辑: 加载失败
分享到: 

《百家姓》贴上墙。记者胡元勇摄

  浙江日报杭州10月7日讯 “赵钱孙李,周吴郑王……”今天,伴随着千人书写百家姓的热情,“无界:兰亭书法社双年展(2012)”在浙江美术馆完美收官,短短一个多星期就吸引了2万余人次观展。

  书法艺术从高处向民间的传播过程中,互动的愉悦无处不在。展览期间,为倡导“全民书法”,配套举行的“书写百家姓”征集活动一直热火朝天,浙江美术馆的阳光走廊两侧挂满了观众书写的百家姓。

  “我是第二次来参与这个活动了,昨天我写了自己的姓氏‘孙’字,听说今天可以写自己姓氏以外的百家姓,我就又来写了。”家住杭州中河中路的孙育英一边说一边认真地蘸墨落笔,在大红纸上写上了复姓“申屠”。

  “参与人数之广之多大大出乎我们的意料。”浙江美术馆学术部主任余良峰没想到,在国庆期间西湖景区限行力度这么大的情况下,会有这么多观众蜂拥 而至,“观展人数比去年国庆期间增加了三分之一多,光是‘书写百家姓’活动就有1000多名观众参与。”还有人专门寄来了书写完整的百家姓,用多种方式参 与此次书写活动。

  “《百家姓》是北宋初年钱塘一位书生编的,与《三字经》、《弟子规》一样都是中华传统启蒙名著,书写百家姓是一种文脉的传承。”兰亭书法社社长 王冬龄昨天刚刚从台湾回到杭州,今天就赶到浙江美术馆现场,与赵雁君、童亚辉、斯舜威、高法根、管怀宾、花俊、张爱国、夏一鹏、韩祖耀、鲁大东、储楚、金 建杓、柯林等书法家一起泼墨挥毫,一起书写了书法名家版的“百家姓”长轴。

  “书法是有温度的,有很多种途径都可以触摸到。历史上喜欢把书写的内容局限在古典诗词上,千人书写百家姓的活动就是想通过这种‘无界’的尝试, 激发大众对汉字书法的尊重、喜爱与参与,甚至歌词、译文等等都可以作为书法创作的对象。”受现场感染,王冬龄对书法“跨界”的意义有了更深刻的领悟,“书 法完全可以打破程式化的东西,创造出书法的现代化。”

  “这届双年展就像一个书法课堂。”浙江美术馆副馆长斯舜威对此感受很深刻,在双年展上,行、草、隶、篆、楷各种字体琳琅满目,四尺、丈二、对 开、横批等各种书法尺幅齐全,从古典诗词到现代书法,应有尽有,“老师带着学生,家长带着孩子来参观的特别多。”国庆期间,斯舜威就多次为前来参观的小书 法爱好者们讲解书法家的作品。浙江美术馆的工作人员还特地备好笔墨纸砚,让孩子们摆开架势,一显身手。

  中国美术学院教授管怀宾从这届双年展里看到了人们对书法的热情,“如何建立书法的‘大众关怀’,让书法不至于成为‘标本’,这是困扰书法界的难 题。而本届兰亭书法社双年展,做到了破题。”管怀宾对双年展中的公众普及活动赞不绝口,“杭州是书法之都,兰社从今天的角度整合资源,无论在学术层面还是 群众普及层面都做得非常专业。”

  全民书法,快乐书写,从双年展开幕以来,社会上可谓掀起了一阵全民书法热。众多民间书法爱好者甚至把自己的书法作品“晒”到了浙江美术馆的展览 现场,相互切磋,共同交流。“中国书法兼容并包,博大精深,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以及高层次精神的哲学透视。兰亭书法展受到了国际瞩目,是一次与时代同步的 艺术盛会,具有超越艺术星空的特色。”韩国美术协会顾问、书法家权昌伦赞叹道。

  兰亭雅集,书韵悠长。本届书法双年展以“无界”为主题,由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中国美术学院主办,兰亭书法社承办,传承兰亭书道,搭建书法高地,普及书写之趣。


(责任编辑:王翔)


声明: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摘编仅作学习交流,非商业用途,所有文章都会注明来源,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快速处理或删除,谢谢支持。


(原文章信息:标题:,作者:翔子,来源:未知,来源地址:)

上一篇: 尹沧海书画艺术展天津开幕

下一篇: 魏欧派书法家庞志亚作品巡展于津开幕

-----主办------

河南省知青书画院

----技术支持----

全息数字科技(河南)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