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林拳、少林棍、少林剑……一群非洲“少林弟子”把这些少林功夫展示得虎虎生风,赢来阵阵喝彩。8月25日,河南嵩山少林寺第六期“少林功夫非洲学员班”顺利结业,来自中非、喀麦隆、乍得、尼日尔等7国的22位学员在3个月里,接受了严格的武术训练,并学习了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课程。据了解,在即将举办的2018年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上,本期学员还将参与文艺演出,向世界展示他们的学习成果。
这是中非文化交流如火如荼发展的一个缩影。中国和非洲是“好朋友、好兄弟、好伙伴”,双方都把彼此视为对外战略的重要支点,高层互访和重大外交活动十分频繁,配合举办的文化活动也发挥优势,为营造氛围、助推交流作出重要贡献。
近年来,文化和旅游部切实履行《中非合作论坛——约翰内斯堡行动计划(2016—2018年)》文化领域对非洲承诺,通过各种活动和渠道,持续推动中非文化交流与合作蓬勃开展,中非文明对话和文化互鉴日渐多彩。记者从文化和旅游部获知,据不完全统计,2016年至今,中非共开展168项文化交流与合作活动,基本覆盖整个非洲。
中国和非洲文化机构之间的高级别互访同样频繁。2016年至今,文化和旅游部领导多次会见非洲政要和部级文化官员,共签署文化协定执行计划15份,与一些非洲国家新的文化协定和年度执行计划也正在商签中。通过这些会见和商谈,中非共同规划双方文化交流合作前景,为双方文化关系下一步的发展做好了顶层设计。在此框架下,文艺展演、人员互访、人才培训等各种形式的文化交流活动更加蓬勃。今年以来,“时代新歌”2018深圳艺术团在津巴布韦、肯尼亚举办交流演出;尼日利亚中国文化中心首次开展太极培训,中国驻尼日利亚大使馆推动举办首届“功夫秀”;“中国影视非洲放映计划(法语区)”在塞内加尔启动,其中包括赴塞村庄放映电影的“影视大篷车”项目……一系列活动均受到当地民众的欢迎。
近年来,思想对话和产业合作进一步增加了中非交流的深度、拓宽了交流的边界。通过在中国举办的“海上丝绸之路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南非举办的“中国文化沙龙”、在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期间召开的“文化部长圆桌会议”等平台,中非开展了深入的思想文化对话,推动了双方的了解与互信。对非文化产业合作之路也在不断探索之中。2016年起,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有限公司与埃及文化部、文化发展基金会合作,连续两年在埃及开罗举办中埃文博会,推动中国文化企业和文创产品走出去,同时连续两年组织埃及传统手工艺品参加深圳文博会,组织埃及文化机构参观中国文化企业。今年5月至6月,由文化和旅游部策划的“中国文创产品展示周”在全球35家中国文化中心联动推出,在尼日利亚中国文化中心、贝宁中国文化中心、开罗中国文化中心等举办的此项活动各具特色,以展览、产品发布、研讨、讲座等多种形式拓展文化产业合作渠道。此外,文化和旅游部计划于今年11月举办中南文化产业合作论坛,邀请南非文化产业主管部门官员和相关机构及企业代表访华并与中方开展政策研讨和合作对接,为两国文化产业合作搭桥铺路。
近年来,“欢乐春节”“中非文化聚焦”“中非文化人士互访计划”“中非文化合作伙伴计划”等品牌活动,凭借日渐成熟的模式、不断扩大的影响,成为中非双方推动文化领域“民心相通”的重要桥梁。其中,“欢乐春节”活动以其出席规格高、受欢迎程度高等特点,日益成为非洲国家民众热切期盼的年度节庆活动。据统计,2016年以来,共有32个艺术团863人赴非洲举办演出116场、展览6个,仅2018年直接受众即达270万人次。而旨在集中向非洲展示中国优秀文化并在华介绍非洲文化的“中非文化聚焦”,自2016年以来,共邀请非洲八国11个艺术团共196人来华演出,组派国内10个优秀艺术团共540人赴非洲访演,同时还在北京等六省市举办“非洲印象展”“神灵的艺术——来自中部非洲的面具展”“非洲艺术展”等展览。
2018年,步入新时代的中非关系“非”比寻常。7月,习近平主席成功访问非洲四国;9月,非洲领导人将齐聚北京出席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历经5年探索的“一带一路”倡议,进一步推动中国与非洲的交流互鉴。在未来,不断推陈出新的中非文化交流项目,一个个中非人文交流的动人故事,必将搭建起中非人民间沟通和理解的桥梁,让双方的心灵更亲更近,让中非友谊之花盛开得更加灿烂芬芳。
(责任编辑:王翔)
声明: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摘编仅作学习交流,非商业用途,所有文章都会注明来源,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快速处理或删除,谢谢支持。
(原文章信息:标题:,作者:未知,来源:中国文化传媒网,来源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