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美院 院长许江 早报记者 葛熔金 “上海世博会开幕式晚上的焰火大家看得懂吗?没有人提这个问题,都懂。但观众到美术馆去,黄宾虹的展览看不懂,吴冠中的展览也看不懂,都要求导读。中国人为什么看不懂中国画?在人们的视觉越来越满足于奇观和刺激的趋势下,我们应考虑如何面对中国画的生存和发展问题。”谈到筹备中的“杭州·中国画双年展”,中国美术学院院长许江说。 昨天,首届“杭州·中国画双年展”主办方透露,主题为“意之大者——中国画的写意精神”的双年展,将于2011年1月1日在杭州正式开幕,这是国内首个专门以中国画为主体的双年展,许江担任该展艺术委员会主任。 “‘双年展’是世界上非常活跃的一个艺术创作模式,这次‘中国画双年展’,我们借用双年展这样一种模式和平台,有针对性地面对中国画的创作进行研究和展示。”许江介绍,在全球化、信息化、城市化的时代背景之下,中国社会经济结构正发生着迅猛的变化,中国画也不断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中国画双年展的确立,其意义是:在中华民族现代性的大视野中,承续中国画百年发展之路;在全球化与本土化的大趋势中,考量中国画生存与发展的当代生态;将历史寻绎和当代省思紧密连接,梳理、廓清中国画传承与拓展的历史性线索,发现和解决当代中国画发展的实质性问题。 首届杭州·中国画双年展筹划至今历时1年半,并由许江、范迪安、杨晓阳、郎绍君等20余位国内艺术家组成“艺术委员会”。 作为今年“上海双年展”的策展人之一,许江曾担任过数届“上海双年展”艺委会主任,同时他又是“杭州·中国画双年展”的艺委会主任。今年他会如何同时演绎两个差异如此巨大的“双年展”,是否将“上海双年展”的思考元素植入“杭州·中国画双年展”,也成为圈内的关注点。 “‘上海双年展’和‘杭州·中国画双年展’将形成一种‘和而不同’的格局,虽然两者思想性的探索方式不一样,但都是为今天中国文化的发展和思考提供一个广泛的平台。”许江说,“上海双年展”思路采取的是偏向西方策展人的方式。而对于“中国画双年展”,他考虑的是代表中国独特文化精神的中国画在今天坚守、发展,表现上更倾向文化、艺术本体的思考,“意之大者”是让所有的艺术家面对自己的“意”的时候,能考虑到面对生活。“中国人看自己的梅兰竹菊哪一天会变得看不懂了吗?只不过大家需要静下心来,以一种静谧的心态、静思的方式面对中国画。” () |
上一篇: 肖谷画石论
下一篇: 国内藏家对版画艺术是怎样认识的?
-----主办------
河南省知青书画院
----技术支持----
全息数字科技(河南)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