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详情

浅谈幼儿绘画教育

2012-09-12 |浏览:2834次 | 编辑: 加载失败
分享到: 
     绘画对幼儿来讲是一种游戏、娱乐,也是表 达自己思想情绪的一种方式。每一位幼儿的 头脑中都有许多美丽的图画,每一位幼儿都 有描绘美丽图画的潜能。绘画是一种运用线 条、造型、色彩等手段,通过细致的观察与 丰富的联想想象进行再创造的艺术形式。幼 儿绘画活动是一种需要幼儿手、 脑并用, 眼、 并需把自己的想象和从外界感受到的信息 转化成自己的心理想象,再通过绘画媒介把 它表现出来的操作活动。
一、幼儿绘画的特点
1.幼儿画与成人艺术创作有本质区别。 幼儿的世界与成人的世界是不同的,幼儿的 世界是诗的、童话的世界,成人艺术创作是 在一种观念支配下,在技法和表达上刻意追 求;幼儿画的特征是幼儿心智和心绪的自然 流露,而幼儿画表现出来的为成人所称道的 趣味,也称之为“童趣”,正是由于幼儿的 幼稚、单纯、心灵纯洁无瑕,这才形成了幼 儿画的稚拙、梦幻,甚至是荒诞的。这也正 是我们乐道的童趣的由来。
2.捕捉意象是幼儿绘画的显著特征。 幼儿观察物象时眼睛最先接触到并不是可 度量的现象,而是接受视觉刺激后得到的直 接的、原初的感染力,他们把吸引了他们注 意力的东西加以选择和强调,从而表现出对 象的特征,这就是幼儿捕捉事物的一般结构 特征,进而在头脑中酝酿成意象的过程。 我们看到幼儿作画往往是凭着直觉,利用头 脑中的意象在一种极其主观和自由的状态 下表现出来的,脱离真实物象,表现主观的 意念和感觉,因此,幼儿经常使用夸张、变 形和装饰美化的手法创造绘画语言。
二、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
    观察是儿童画画的基本功,指导儿童画不能 忽视观察能力的培养,反过来儿童画的教育 功能之一就是发展儿童的观察能力。
1. 图画是培养幼儿观察能力最好的手段之 一。我们曾经提出了运用观察——绘画—— 再观察——再绘画的方法指导幼儿画画的 经验。比如让幼儿画汽车,我们带孩子们观 察大街上的汽车,回来就画汽车。开始孩子 们只能画简单的轮廓。我们提出一些具体问 题让孩子再观察和比较,这时孩子们所画的 汽车有了明显的进步。但孩子们画汽车时车 轮的画法却总是用两个大圆圈附着在车身 的下面。到 5 岁左右,随着孩子们认识能力 的发展,就可以引导他们处理好车轮和车身 的关系,这就是根据幼儿心理发展特点,循 序渐进地引导幼儿进行观察,把观察的结果 用图画的形式表现出来。
2. 引导孩子用“心”进行观察。有些孩子 观察用眼睛看而不用心去看,这样看是视而 不见的。平时我们也常发现孩子们观察同一 事物,其结果却有很大差别,差别的根本在 于是否心神投入。只有心神投入才能在观察 中发现新东西。要想让孩子投入,一定要引 起他们的观察兴趣和求知欲。
3. 抓住被观察物的大致轮廓和突出的特 征。幼儿观察事物时是不情愿按成人的要求 从上到下,从左到右地按顺序观察的。他们 人虽小,但有他们自己的经验模式,这些观 察模式是不会为观察顺序和观察细节所改 变的。成人先让他们把握被观察物的形体轮 廓(是什么形)和基本颜色,再让他们了解 此物的最突出特征,如小兔的两只长耳朵, 大象的长鼻子,长颈鹿的脖子等,只要有了 大轮廓和突出特征,孩子画出来的画就会大 体像那个东西了。按这种方法指导,可以培 养孩子学会在观察中抓住重点,抓住有代表 性的特征。
 4. 恰当的语言提醒是不能缺少的。家长在 提示孩子时要防止生硬,防止将自己的意见 强加给孩子。成人应当使指导性语言具有启 迪性,启发孩子自己去调整自己的观察活 动。
三、给以好的命题、注重内容的选择
     在设计绘画活动时,恰当的命题是调动幼儿 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因素之一,它 能拓宽幼儿的思路,激发幼儿的想象力,而 不恰当的命题在某种程度上则会束缚孩子 的想象力。因此,命题应考虑孩子的特点, 赋予一定的情节含义和动感,力求多给孩子 想象的空间,让孩子愉快的表现童真与美 好。如,在我们按季节设计的命题中,“春 天系列”有“春天的颜色”、“大树的衣 服”、“睡醒了的虫子们”和“放风筝” 等,“夏天系列”有“我的夏装”、“海 边”、“电风扇”、“洗澡”等,“秋天系 列”有“落叶”、“丰收”、“秋天的水 果”等,“冬天系列”有“堆雪人”和“过 年”等命题。 美国美术教育家恩菲德的研究表明: 岁以 10 前,幼儿的美术能力是随着认知水平和思维 发展自然而然地向前发展的,孩子们一般能 表现出他认识的事物。所以,在小班绘画内 容的选择上,我们突破以涂色、画简单的线 条画为主的模式,为孩子创造宽松的环境, 提供多种材料,允许幼儿用材料大胆地表现 他们感受强烈的事物,安排了“下雨了”、 “小汽车”、“彩色的小路”等教学内容。 而对于知觉水平稍高的中班幼儿,选材则更 注意丰富性,凡是孩子们认为的事物都可以 去表现。我们安排了“五彩的石子”、“奇 怪的鱼”等教学内容。针对大班幼儿活动能 力增强, 活动范围扩大, 头脑中的形象增多, 造型能力明显提高的特点,内容选择注重多 种材料。我安排了“交游”、“秋天的回 忆”等教学内容。另外,还安排了一些写生 活动。
四、注重以童心作画的原则和方法
1.坚持理解、尊重幼儿的原则,充分调动 幼儿作画的能动性。 我们每一位教师和家长都要有一颗纯净的 心,热爱幼儿、理解幼儿、尊重幼儿,在和 幼儿的亲密交往中,了解幼儿的语言、了解 幼儿的身心特征,并根据幼儿的特点组织选 编教学内容及方法,充分激发幼儿对绘画的 兴趣。 幼儿画画喜欢画热热闹闹的场面,编自己的 故事,在画的过程中常常自言自语,有时甚 至手舞足蹈,成人读不懂其作品,但里面充 满了他们丰富的想象。成人应耐心地看看、 听听,不要粗暴地加以干涉。一次一位小朋 友画一架飞机,还有小鸟、太阳,整个画面 表现出孩子造型稚拙天真、线条奔放自由, 可画面画好后,当他欣赏的时候,却又在太 阳一边加了一块乌云,把太阳挡住了,接着 整个画面涂得乱七八糟。看到这里,你肯定 认为这小朋友画画乱来,可小朋友却说飞机 遇到了大雾,迷失了方向,这些线条是飞机 摇摆时走的路线,幼儿这种敢想敢画的素 质,其实更应得到大人的保护和发展。
 2.运用鼓励的原则,启发和诱导幼儿大胆 绘画,创造生动的画面。 幼儿较易受到周围环境和本身情绪的影响, 教师应多用鼓励赞赏的语言,肯定幼儿的每 一点进步,善用肢体的语言、夸张的表情幽 默的口气、游戏的技巧来吸引幼儿的注意 力,想方设法鼓励幼儿勇敢地按自己的意愿 去画,引发幼儿的内在冲动,大胆作画,创 造生动的画面。
 3.坚持幼儿的主体性,把幼儿从再现和复 制自然中解放出来。 齐白石大师曾说过:“学我者死。”就是说 学我精华的东西,可以发展你自己,和我一 模一样,就没有什么发展前途。对原型的忠 实复制决不是评判艺术作品是否优秀的唯 一尺度。它妨碍人进行自由的、创造性的表 达。幼儿绘画的意图并不着眼于画得与真实 的一模一样,所以幼儿画与技巧并没有太大 关系,我们也没有必要过早、过多灌输那些 不可能被他们接受的技法知识。
五、采用多层次的评价和激励措施,激发每 一个幼儿的绘画激情。 一个幼儿的绘画激情
 1、教师的评价 教师应有目的的引导幼儿向同伴学习也是 十分重要的。具体的做法:及时地介绍幼儿 有创意的表现,引导幼儿在学习的基础上想 象创造。在幼儿完成作品后,教师可把幼儿 的作品全部拿出来展览,引导幼儿乐于观 赏,能在别人的作品中寻找、发现优点。 教师在评价过程中应注意方式方法,应赞赏 幼儿的每一个创意,鼓励幼儿获得的成功和 体验,从而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著名的 “罗森塔尔效应”告诉我们:当教师对学生 抱有殷切希望时,学生会不知不觉的变好; 当教师对学生失去信心时,学生也往往会越 变越坏。如果教师对幼儿的作品持否定态 度, 幼儿自己也会觉得自己不如别人, 反之, 会增强幼儿的绘画热情,对创作活动产生更 大的热情。例如:在评价“海底世界”绘画 作品时,看到了一张看上去很糟糕的作业, 上面画满了各种颜色的线条,小朋友们都看 不懂。这时教师引导幼儿说:这张画和别的 画有什么不一样?有一个小朋友站起来说, 他用了很多种颜色来画海水,他真了不起, 说完, 教师带头鼓掌, 教室里就响起了掌声。 教师的及时引导防止了一颗幼嫩的心受到 伤害。因此,教师对这种创造性的美术作品 的赞赏和鼓励必然会使幼儿对创作活动产 生更大的兴趣。
2、幼儿的评价 在评价的过程中,幼儿在短时间内对自己和 别人的作品进行概括性的评价,表现出思维 的灵敏迅速,畅通无阻。讲述自己的画比看 图讲话更有意味。幼儿画都有一个概念或者 一个故事,有的画表现几个概念和几个事件, 这就是孩子们的语言。在画面上的表现是无 声的绘画语言,讲述出来就转化为有声的语 言。看图讲话是幼儿教育中经常使用的训练 幼儿图画认知能力和培养言语表现能力的 良好方法。而让孩子们讲述自己的画比讲述 成人的画更有一番意味。他们在讲述图画的 过程中能对图画的认识深化,可以组织思维 的条理性,提高言语表达的连贯性,推进联 想能力,进一步发挥想象能力。讲述自己的 画,还可以对图画内容进行再创造,在讲述 中会融入感情,激发快乐情绪,在积极的联 想和想象中对画的认识更深入,乃至在"添 油加醋"中使单调的画面情节化,使生硬的 内容丰富化。通过言语讲述,提高了绘画构 思的境界。
六、优化组合家庭、学校、社会及自然多层 优化组合家庭、学校、 绘画环境。
 1. 创设宽松的学校绘画环境。 中国美协幼儿美术艺委会主任杨永青说:孩 子把画画看成是游戏,那么我们就应当像游 戏那样去教学, 教他们观察, 启发他们想象, 鼓励他们勇敢地用自己的语言画出所看所 想,所爱。因此要为幼儿创设宽松、自由、 和谐的环境,采取生动活动的教学形式,善 于把幼儿引到想象的王国中去。在整个教学 过程中,教师要发掘和引导幼儿所固有的天 分,调动幼儿学习的主动性,同时,教师应 成为幼儿热情而耐心的听众,并从孩子的角 度联想问题、提出问题以激发幼儿连续不断 地思考、想象和表达的热情。
 2. 创设良好的家庭绘画环境 根据大量的研究表明,家庭是影响孩子绘画 的一个很重要因素。我们通过“父(母)子 同画”、“新春画展”等多种形式的活动, 鼓励家长与孩子一同遨游多姿多彩的绘画 世界,激发孩子绘画的热情,帮助孩子把绘 画当成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家长与 教师配合,经常为幼儿购买内容新颖、图片 生动、色彩鲜明丰富的幼儿读物及画报,扩 大幼儿的感受力 3. 感受多彩多姿的社会和自然环境。 陈鹤琴先生认为“大自然、大社会是我们的 活教材。”他主张让孩子“多到大自然中去 直接学习,获取直接的体验。”让大自然启 发孩子的想象力。因此,我们常常带孩子走 出活动室,看看美丽的花朵、摸摸大树、观 察小动物;带领幼儿走向社会,参观商店、 市场、邮局、公园、车站,观察景物四季变 化(同家长配合进行)认真观看运动会及各 种形式的演出,让幼儿身临其境,对周围的 事物有切身的感受体验。

(责任编辑:王翔)


声明: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摘编仅作学习交流,非商业用途,所有文章都会注明来源,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快速处理或删除,谢谢支持。


(原文章信息:标题:,作者:翔子,来源:未知,来源地址:)

上一篇: 如何欣赏幼儿绘画作品

下一篇: 浅谈幼儿绘画教育中审美意识的培养

-----主办------

河南省知青书画院

----技术支持----

全息数字科技(河南)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