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银座美术馆的油画藏品中有两幅油画肖像,一幅是詹建俊的《外语教师》,作于1962年;另一幅是靳尚谊的《美院教授》,作于1976年。
詹建俊先生的《外语教师》,是1962年为著名美术翻译家彭鸿远画的肖像。此作曾于2007年在中国美术馆举办的“詹建俊艺术展”中展出,并著录于由广西美术出版社出版的《詹建俊》画集。中央美院教授袁宝林先生还专门为此作写过一篇文章《“外语教师”记著名美术翻译家彭鸿远》,发表于2009年第10期《美术观察》。文中记载:“在詹建俊先生的画集中,惟一一幅1962年创作的油画作品,便是为彭鸿远画的题为《外语教师》的肖像。”靳尚谊先生的《美院教授》(出版于2009年《自述·自选·自评靳尚谊全纪录》,江苏美术出版社),画的是中央美院某中年女教授侧面像。画中的这位女教授到底是谁,虽没有确切的文字记载,但据这幅画的原藏家透露,画中的主人公也是著名美术翻译家彭鸿远。虽然两幅画在创作年代上相差了14年,但我们依然可以看出,两幅画中的主人公的确很神似,尤其是那两道浓重的眉毛。不同的是,詹建俊画中的彭鸿远年轻、清纯、朝气蓬勃,流露出几分贵族气;靳尚谊画中的彭鸿远人已到中年,衣着朴素,略带几分岁月的沧桑感。
彭鸿远,1933年生于北京,1951年高中毕业被北京大学俄文系和中央美术学院同时录取,而她选择了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与正在读绘画系二年级的詹建俊、靳尚谊,以及台湾籍的杨淑卿(靳尚谊夫人)是最要好的同学。后被派到北京俄语学院(北京外国语大学俄语系前身)学习俄语,1955年毕业后又重返中央美院工作,历任中央美院英语、俄语教师,美术史系副教授、教授。1962年,时值彭鸿远29岁,与詹建俊画中的主人公是相符的;1976年,时间过了14年,到了“文革”后期,昔日年轻的彭鸿远由“教师”变成了“教授”,而清纯不再,年轻亦不再,从衣着、表情上看蕴含着那个时代的内涵。另外,袁宝林在文章中写道:“从50年代到70年代,詹建俊、靳尚谊都曾为彭鸿远画过多幅肖像作品,记录下同窗最纯真的友谊。”
如今,机缘巧合,两位老艺术家在不同年代为共同的同窗好友绘制的肖像画相聚在银座美术馆,是老一辈艺术家们纯真友谊的真实见证。
上一篇: 行为,给架上绘画以自由
-----主办------
河南省知青书画院
----技术支持----
全息数字科技(河南)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