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曹全碑》全称《郃阳令曹全碑》,碑高253厘米,宽123厘米,隶书,字共20行,满行45字,有碑阴5列,篆额佚失无存。东汉中平二年(公元185年)十月立,明代出土于陕西郃阳(今陕西合阳)莘里村,1956年移立陕西博物馆碑林。
该碑是汉代隶书的重要代表作品。上面的字清秀美丽,结构匀称整齐,因此很多人都喜欢学习此碑。《曹全碑》典雅逸静的审美特征,大致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认识: 一、多用圆笔写成,却表现得很有力度。二、运笔平实柔顺。由于隶书基本结构的规定性,它的线条绝对不能如行草书一样狂放自由,这就造成了隶书以静为主的天性。三、线条凝练、简省,意到为止。线条没有装饰的迹象,往往一笔出去。四、结构稳定调匀。《曹全碑》形体多呈扁形,少数有方或长方形。由于形扁,字的趋势就是横向,所以有稳的感觉。扁、横的形体主要由字的主横画拉长或撇捺开展造成的。我们学习《曹全碑》,除了从基本的用笔及结字入手外,更应从品位上去把握它。
《曹全碑》在隶书的诸多风格品类中,比较容易学习和感兴趣的一种。对于学习隶书的朋友来讲,选它作为范本应该是正确的。#p#副标题#e#
二、临习《曹全碑》应注意的问题:
1.首先要培养起学习得兴趣,我们在学习时把上面的字和笔划都加以联想:有的长横好像蚕头燕尾,有的字好像在跳舞,我们加以联想,把写字当成一种绘画来学。大家初学时最好用兼毫笔,这样写出的线条刚柔并济,容易掌握。用墨不要太干,注意每个字的重心。

2.临习时不能一味求快,每一笔画都应快慢有致。比如,起收笔要慢一些,中段要快一些,然后再追疾、涩的结合。
3.临习初期以忠实于原作的特点为主,要对原帖进行细致入微的分析和认真的体会,重点放在字的间架结构上,然后在学习笔画的规范性。
4.不要轻易变换字体。练字要有恒心,有毅力,要练好扎实在基本功。练字要坚持经常,不能一曝十寒,三天打渔,两天晒网。在掌握了字体结构的基础上,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字体坚持不懈的练下去,轻易不要变换字体。因为一旦变换字体,又得从头练起。
特点总结:
扁平舒展 规范匀整,
主次分明 上紧下松,
长短阔狭 虚实相生,
欹侧取势 重心偏移,
收放有致 穿插补空
上一篇: 隶书知识_隶书的特点和书写技巧
下一篇: 隶书知识_礼器碑
-----主办------
河南省知青书画院
----技术支持----
全息数字科技(河南)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