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毛笔的历史
(1)毛笔的由来 毛笔,是古代汉族与西方民族用羽毛书写风采迥异的独具特色的书写、 绘画工具。当今世界上虽然流行铅笔、圆珠笔、钢笔等,但毛笔却是替代 不了的。毛笔的历史悠久。秦朝之前各地对毛笔的叫法不一,楚国称毛笔 谓“聿”(吁),燕国称笔谓“弗”,秦朝统一中国后实行“书同文”, 毛笔才有了统一的名称。宣笔(安徽宣城的宣笔)可以说是毛笔的起源。 因为很久以前宣城就有“毛颖之技先天下”之说。 关于宣笔的由来,自古就有蒙恬造笔的说法。唐代韩愈所著《毛颖传》 记载,公元前 223 年,秦将蒙恬率军南征伐楚,行至中山地区(即宣城境 内),具体方位有两种说法,一种说中山在今宣城市宣州区和泾县一带; 另一种说中山在今江苏省溧水县境内。据《元和郡县志》二十八卷记载, 中山在宣州溧水县东南十五里处,因唐宋时期宣州府地域广泛,溧水县属宣州管辖。蒙恬发现山中兔肥毛长,质地最佳,于是以竹管为笔杆,兔毛 (又称紫毫)为笔头制作毛笔,世人称“蒙恬笔”,为宣笔的鼻祖。
(2)毛笔的改造 关于蒙恬造笔之说,史界有争议。据考证,秦之前已有毛笔。如 1954 年在湖南省长沙市左家公山战国墓就出土了楚国毛笔,该笔长 18.5cm,直 径 0.4cm,笔锋长 2.5cm;笔杆是竹制,笔头为兔箭毛,与蒙恬笔的区别为 该笔用传统的夹缠法固定笔头,即将笔头夹在划为四片的竹竿头上,以麻 丝夹缠,并涂上漆汁。从这里可以看出,蒙恬并不是毛笔的发明者,而是 对毛笔的制作进行了历史性改良。即将笔杆一端镂空做成笔腔,再将笔头 置入腔内,这样制出来的毛笔与夹缠法制出来的毛笔相比有三大优点,一 是笔头整体固定在笔腔内,可以长期保持浑圆状态,利于书写;二是笔头 可以保持端正的位置;三十更具有稳定感。所以毛笔至今一直延续蒙恬创 制的笔腔式样不变。
(3)毛笔的雅称 由于笔为文房四宝之首,故雅号、戏称也多。最早的当推《诗经·静 女》:“静女其娈,贻我彤管。”这里称笔为“管”。曹植则称笔为“寸 翰”,其《薤露行》云:“骋我径寸翰,流藻垂华芬。”左思称笔为“柔 翰”,如《咏史》诗:“弱冠异柔翰,卓荦观群书。”韩愈更为笔立传封 爵,其拟人化寓言《毛颖传》云:“毛颖者,中山人也,封诸管城,号曰 管城子,累拜中书令,呼为中书君,与绛人陈玄、弘农陶泓、会稽楮先生 友善。”此传问世后,毛颖、管城子、中书令、中书君,便成了笔的雅称; 而陈玄、陶泓、楮先生则成了墨、砚、纸的别名。白居易称笔为“毫锥”, 故《寄微之》诗云:“策目穿如札,毫锋锐若锥。”陆游则称笔为“毛锥”, 其《醉中作》诗云:“驿书驰报儿单于,直用毛锥惊杀汝。”在古代毛笔 为了便于人们别在头发或冠巾上随身携带而将笔尾部削尖, 因此古人有 “簪 笔”之说。此外,笔尚有“龙须友”、“墨曹都统”、“毫州刺史”等诸 多雅号。
2. 毛笔的分类
(1)按笔头的原料分 唐代以安徽宣城的宣笔最为有名,其笔头原料主要是兔毫(紫毫)、 狼毫、猪鬃、鼠须、羊毫、鸡豪等;元代制笔中心为浙江湖州,采用山羊 毛制成羊毫笔,并与紫毫、狼毫配制成兼毫笔,史称“湖笔”,兴盛至今。
①紫毫笔:是取野兔项背之毫制成,因色呈黑紫而得名。我国南北方 的兔毫坚劲程度不尽相同,也有取南北毫合制的。兔毫坚韧,谓之健毫笔, 以北毫为尚,其毫长而锐,宜于书写劲直方正之字,向为书家看重。白居 易紫毫笔乐府词云:“紫毫笔尖如锥兮利如刀。”将紫毫笔的特性描写的 非常完整。但因只有野兔项背之毛可用,其值昂贵,且豪颖不长,所以无法书写牌匾大字。紫毫笔挺拔尖锐而锋利,弹性比狼毫更强,以安徽出产 的野兔毛为最好。
②狼毫笔:就字面而言,是以狼毫制成。前代也确实以狼毫制笔;但 今日所称之狼毫,为黄鼠“狼”之“毫”,而非狼之毫。狼毫所见的记录 甚晚,有人也以“鼠须笔”即狼毫笔,则狼毫之用便可推至王羲之晋代之 前,但无法肯定。黄鼠狼仅尾尖之毫可供制笔,性质坚韧,仅次于兔毫而 过于羊毫 ,也属健毫笔。缺点与紫毫相似,也没有过大的。狼毫笔以东北 产的鼠尾为最,称"北狼毫"、"关东辽尾"。狼毫比羊毫笔力劲挺,宜书宜 画,但不如羊毫笔耐用,价格也比羊毫贵。常见的品种有兰竹、写意、山 水、花卉、叶筋、衣纹、红豆、小精工、鹿狼毫书画(狼毫中加入鹿毫制 成)、豹狼毫(狼毫中加入豹毛制成)、特制长峰狼毫,超品长峰狼毫等。
③猪鬃笔:是用猪鬃加工蒸制而成,用于书写大匾。
④鼠须笔:是用家鼠鬓须制成,笔行纯净顺扰、尖锋,写出的字体以 柔带刚。王羲之《兰亭集序》即以此种笔写成。
⑤羊毫笔:是以青羊或黄羊之须或尾毫制成。书法最重笔力,羊毫柔 而无锋,书亦“柔弱无骨”,故历代书法家都很少使用。羊毫造笔,大约 是南宋以后才盛行的;而被普遍采用,却是清初之后的事。因为清一代讲 究圆润含蓄,不可露才扬己,故只有柔腴的羊毫能达到当时的要求而被普 遍使用。羊毫的柔软程度亦有差等,若与纸墨配合得当,亦能表现丰腴柔 媚之风格,且廉价易得,毫毛较长,可写半尺之上的大字。羊毫笔比较柔 软,吸墨量大,适于写表现圆浑厚实的点画。比狼毫笔经久耐用。此类笔 以湖笔为多,价格比较便宜。一般常见的有大楷笔、京提(或称提笔)、 联锋、屏锋、顶锋、盖锋、条幅、玉笋、玉兰蕊、京楂等。
⑥鸡毫笔:是用鸡的胸毛制成,相当柔软,初学书法者难于掌握,因 而不宜使用。
⑦兼毫笔:是合两种以上之毫制成,依其混合比例命名,如三紫七羊、 五紫五羊等。兼毫多取一健一柔相配,以健毫为主,居内,称之为“柱”; 柔毫则处外、为副,称之为“被”。柱之毫长,被之毫毛短,即所谓有柱 有被”笔。而被亦有多层者,便有以兔毫为柱,外加较短之羊毛被,再披 与柱等长之毫,共三层,所以根部特粗,尖端较细,储墨较多,便于书写。 特性依混合比例而不同,或刚或柔,或刚柔适中,且价廉工省,此皆其优 点。兼毫笔常见的种类有羊狼兼毫、羊紫兼毫,如五紫五羊,七紫三羊等 等。此种笔的优点兼具了羊狼毫笔的长处,刚柔适中,价格也适中,为书 画家常用。
(2)按毛笔的性质分 按笔头软、硬性能等,也就是毛笔的性质不同可以分为硬毫、软毫、 兼毫。
①硬毫笔的笔毛弹性较大,常见的有兔毫、狼毫、鹿毫、鼠须、石獾 毫、山马毫、猪鬃等。
②软毫笔的弹性较小,较柔软。一般用羊毫、鸡毫、胎毫等软毫制成。
③“兼毫”,顾名思义是兼而有之的意思。亦即以硬毫为核心、周边裹 以软毫,笔性介于硬毫与软毫之间。一般将紫毫与羊毫按不同比例制成 。
(3)依常用尺寸可以简单的把毛笔分为:小楷,中楷,大楷。更大的 有屏笔、联笔、斗笔、植笔等。
(4)按用途可分为写字毛笔、书画毛笔两类。
(5)依形状可分为:圆毫,尖毫等。
(6)依笔锋的长短可分为:长锋,中锋,短锋。
①长锋容易画出婀娜多姿的线条;
②中锋则兼而有之,画山水以用中锋为宜;
③短锋容易使线条凝重厚实。
3.笔之四德
好的毛笔,都具有尖、齐、圆、健四个特点,使用起来运转自如。
(1)尖: 指笔毫聚拢时,末端要尖锐。笔尖则写字锋棱易出, 较易传神。作家常以“秃笔”称自己的笔,但笔不尖则成 秃笔,做书神采顿失。选购新笔时,毫毛有胶聚合,很容 易分辨。在检查旧笔时,先将笔润湿,毫毛聚拢,便可分 辨尖秃。
(2)齐: 指笔尖润开压平后,毫尖平齐。毫若齐则压平时长短 相等,中无空隙,运笔时“万毫齐力”。因为需把笔完全 润开,选购时就较难检查这一点。
(3)圆: 指笔毫圆满如枣核之形,就是毫毛充足的意思。如毫 毛充足则书写时笔力完足,反之则身瘦,缺乏笔力。笔锋 圆满,运笔自能圆转如意。选购时,毫毛有胶聚拢,是不 是圆满,仔细看看就知道了。
(4)健: 即笔腰弹力;将笔毫重压后提起,随即恢复原状。笔 有弹力,则能运用自如;一般而言,兔毫、狼毫弹力较羊 毫强,书写进来坚挺峻拔。关于这一点,润开后将笔重按 再提起,锋直则健。 四德指的是笔本身的功能,选笔时也要顾及临摹的碑 帖。所谓「用某家所用的笔,又写他那一种字」也。要判断所使用的是那 一种笔,直接看他的字迹是最好的方法:风格健劲的,选用健毫;姿媚丰腴的,选用柔毫;刚柔难分的,则选用兼毫。笔的特性亦影响写出来的书 法,如此才能臻乎书法之妙境。还有一点是字体大小方面,写大字用大笔, 写小字用小笔。小笔写大字易损笔且不能使转自如,大笔写小字则杀鸡焉 用牛刀了。
(责任编辑:王翔)
声明: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摘编仅作学习交流,非商业用途,所有文章都会注明来源,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快速处理或删除,谢谢支持。
(原文章信息:标题:书法工具之笔,作者:杨豫,来源:未知,来源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