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详情

草书的起源和沿革_元明草书

2011-03-15 |浏览:3080次 | 编辑: 加载失败
分享到: 

 


 

      元代时间短,但草书家也不少。书法也是从宋到晋唐,上追秦汉,故篆、隶、章草都有不少成就,特别是章草自魏晋以后几乎断代,到元代才继承下来。明代草书家更可观,特别是后期,由于资本主义的萌芽,文艺上崇尚自由主义,草书面貌多样,突破晋唐的规范。

       元代草书家,当然首推赵孟頫,他在元代书坛是代表人物,主张全面复古,即不是只学一期一代,历代名体都要学习继承。他自己也力行。他的书法成就高,篆隶行草、章草都达到较深造诣。
      其他如鲜于枢、姚燧、揭侯斯、张雨、吴镇、康里巙、杨维桢、邓文原、虞集、饶介等都善草书。他们的书风比较传统,狂放的比较少,成就非常突出的也不多。
      明代草书家数量不少,前期“三宋二沈”中,宋克的章草具有新意。宋璲也长行草。宋广专行草书,多受怀素影响。齐名的还有陈壁,专长各体,草书多受旭、素影响。沈粲、沈度均善行草,“二沈”因受朝廷推崇,故成馆阁体。解缙是大臣中最善书的,楷行草均可。明成化、弘治以后书风发生变化,李东阳、徐有贞、吴宽,后有“二张”(弼、骏)精狂草,学张颠醉素,颇自有新意,后有祝允明擅行草尤长狂草,文征明以小楷专长,也善行草书,王宠也是行草擅长者。明代晚期“邢张董米”四家也都能草书,并各具个性。徐渭的草书独具一格。明末的黄道周、王铎、倪元璐均以草书专长。综上可观明朝书坛都善于各体,书家甚众,善者屡有,而专攻草书者极少。善草书者大致都学旭、素、“二王”。


(责任编辑:王翔)


声明: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摘编仅作学习交流,非商业用途,所有文章都会注明来源,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快速处理或删除,谢谢支持。


(原文章信息:标题:元明草书,作者:秩名,来源:本站,来源地址:)

上一篇: 草书基本知识_五代宋代草书

下一篇: 草书的起源和沿革_清代草书

欣赏

-----主办------

河南省知青书画院

----技术支持----

全息数字科技(河南)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