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详情

印章的称谓--玺

2015-12-03 |浏览:1995次 | 编辑: 加载失败
分享到: 
   

    【玺】又作鉨,即印章。战国时期不论官印、私印都不叫印,而称为“玺”或写作“鈢”、“鉨”,“鉩”字,主是现在的玺字。清代程瑶田作《看篆楼印谱》序时,才把这个字考释出来。汉蔡邕《独断》云:“玺者,印也;印者,信也。”在秦以前尊卑通用,官、私印均可称“玺”。秦以后只有皇帝的印方可称“玺”。沿袭有秦制并略有放宽,如汉代皇帝有六玺①皇帝行玺,②皇帝之玺,③皇帝信玺,④天子行玺,⑤天子之玺,⑥天子信玺。诸侯王、皇后之印也可以称“玺”。武后(武则天)因她厌恶玺字(玺与息灭的“息”字音通)将玺字改为“宝”字。清代时皇帝的印章称宝也称玺。

(责任编辑:王翔)


声明: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摘编仅作学习交流,非商业用途,所有文章都会注明来源,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快速处理或删除,谢谢支持。


(原文章信息:标题:印章的称谓--玺,作者:网络,来源:全息网,来源地址:)

上一篇: 印章历史及种类

下一篇: 印章的称谓--宝

欣赏

-----主办------

河南省知青书画院

----技术支持----

全息数字科技(河南)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