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详情

浅述中国书法之“气”

2018-12-05 |浏览:12841次 | 编辑: 加载失败
分享到: 
  中国书法,因中国文字而起,伴中华文化而成长,亦当随华夏文明而发展,是故论中国书法之“气”,就绕不开中国学。而中国文化源于道,于春秋战国形成百家争鸣的繁华局面,入汉的罢拙百家,独尊儒术,故儒家成为皇家正统,而其他诸家则成为是皇家治国辅助,或转于民间山野自生衍化,从而形成三教九流诸子百家繁荣的国学体系。
  随儒家统治地位的确立,而成为维护皇权的中坚力量。儒家作为道家的分支学说,对源道家部分学说,虽不能让其分庭抗礼,亦不至于赶尽杀绝,任其于山野而形成道教学说。而泊来之佛教因甚得民心向往,兼其散播善念,故在国学理念取得一席之地,此乃三教之确立。其它学说各有所专,辅助民生及皇权统治,其中主要九种学说学术广传于国民,为广大民众认可,称之九流。除此外其他学术技艺皓若繁星或各立派系或师徒口述手受,活跃于各个领域服务大众。
  儒家因辅助皇权治理天下,故在彰显皇家威严气象之下,必以公正以民治,故以中正平和的中庸之字学为核心,崇尚中正平和之气,而于书法史上颜柳一泒正合于中正平和之气,故颜柳为正书之首。中正平和也作为书法传统的首推气节,也深得广大书法爱好者的首选目标。
  道家,其源于远取诸物,而近取诸身而,故其出于自然,亦法于自然,以混沌之气合自然之道为最高境界。二王之韵有自然不作,彰显道法自然,不经意间而自得纯然气韵。以至其后世乃至现代,无数书法爱好以其为宗。这种不经意不造作,不彰法而不失度的自然境界,深深烙于中华书法文明之中,成为书法追求的终极目标。
  佛教学说源于印度,是以心感觉来认知世界的学说,以外物映于心的影子认知学说,其与道教认知有异曲同工之妙,佛学专于万物吷于心的感觉,而道教则远取诸物,近取诸心,两者取法的物标是一致的,只是佛教重于心中的虚象,而道则重于物的本体。故佛学的学说认为万物只是心中之虚象,我心而万物,万物在我心,所以佛教重空灵之气,追求超尘脱俗。书片体现出以近代弘一法师作品代表,虽系俗世象,我自不染尘。
  基于佛学与道家的异曲同工之妙,在书法上有一种放浪形影而产生的潇洒飘逸之气,也是字书者竞相追逐的气家,这动处于世俗之实相而遵自然之法,兼合些出世之心,随遇而安不为现实速缛的行为表现于书风就是有任笔为体之形时有出于法度之态而起越形骸之规,不合中正之理又不伤大雅,运笔么云流水的顺畅风格。
  人生百态,正道沧桑,顺时逆境俱人生成长的过程,曾经沧海之口而未达脱透之心,但已知道世态炎凉,只是仍抱入世之心这就形成沧桑厚重而又望冲破速法度约速,其表现多逆锋塑势,如加以做的泛黄处理,效果更显。
  霸气在书风中总是绕不开的风格,切以为所谓霸气有正霸与恶霸之别,所谓正霸行气中正厚重,有观泰山不觉其重,察卧虎而不见其威,正气凛然而不可冒犯之尊,处众恶之中而鬼神不犯,处大善之处令人肃然起敬。有理有力有节有气方为真正之霸气也。而恶霸者则多有如村夫角力,街痞秀肌之意,其私心彰显,为一己之私而不惜大打出手毫无道义可言,其表现书风多刚猛粗野,淚气重重,严格来说不能称之为霸气,更多的象淚气。
  大千世界,人生百态,际遇万殊,映于心相,显于笔墨,从而气象万千,纷呈迭放,有如徐渭乖张狂野之气,八大之孤高傲世的孤愤之气,也有刚正方劲的金石之气,形状古怪的丑态之气等等,因才疏学浅难以一一描述,仅以数言作抛砖之意,待方家斧凿。

少儿画苑

(责任编辑:王翔)


声明: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摘编仅作学习交流,非商业用途,所有文章都会注明来源,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快速处理或删除,谢谢支持。


(原文章信息:标题:,作者:未知,来源:网络,来源地址:)

上一篇: 行草书创作中最忌讳的问题

下一篇: 书法作品中印章的使用

欣赏

-----主办------

河南省知青书画院

----技术支持----

全息数字科技(河南)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