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家在海外跟国内生长的背景不一样,一部分画家转到更加前沿的艺术创作,还有一种是在画廊系统里面,那类更容易保持住绘画原来的那套系统,这个现象是两级分化,不像中国向着潮流走,很容易一部分在画廊里面,经常是专业画廊所关注的一些范围,他们更容易保留这种东西,这是海外到那边去了以后一种特殊性,其实跟中国艺术发展关系就不大了,他们更多的是陈源初到国外读书,国外有很多美院还是注重绘画表现,表现占主流,个性还是个别的现象,大学的美术史系统,美术史的教授不能说保守,他们是为博物馆服务,他们的身份被限制了,没有一个美术史家在画廊里面转,他为博物馆服务,导致了以往稳定系统靠这么一大群人。海外的艺术家情况就类似于这种情况,各个画廊系统比较发达,他们在画廊里面进行展览。当年在中国对现代艺术的认识,在里面做文章,他自己也说过画过水彩,在上海出生,也画过水墨,尽管没有介绍自己的背景,但是我们可以看到上海的水彩画非常的发达,这个发达在哪里?水彩画的表现形式在早年时候占主流,学过水墨画,水墨画依然是带有表现性,他的影子里面有这样的东西在。
我们再回到70年代,类似像是这样一种图像的系统,一般是这样的,图像是偏向叙事性,象征主义或者是带有一种心理学的特征。我们把它的范围放得更广一点,它结合人文主义关怀,现代高速公路上的汽车和古代人之间的对比,因为图象里面经常会出现的,这种隐隐约约的出现不是无缘无故的,而是结合早期现代化理论,还有人文主义关怀、绘画语言本身艺术家的所谓田园纯洁性诸如此类的,纯绘画领域里面自己内在心灵上的一种东西,总得来讲就是绘和画在一起,就变成了他基本创作心灵背景的来源。
关于我们如何去评价他,这是他的来源以及呈现的方式,我们如何去评价?像这类绘画,我们也可以有两种方法来评价,一种就是现代艺术理论来评价,把一个物体还原结构关系到最后变成两个线条几块颜色,那么这样一种东西在从他画里面也隐隐约约会有,因为这种东西变成一种基本的会话语言,点、线、面、笔触。还有一个最大的特征这是中国当代艺术里面比较重要的一个来源,他的来源不是现代系统,而是现在理论上称为超现实、前卫,只有到超前卫艺术,重新讨论这类艺术,象征主义、未来主义、超现实主义,之前被排斥的又重新找回来。中国更热衷于超现实、象征那条线,这条线一直贯穿到现在,就是语意、象征、以及产生心里的感应,每一个人面对画面呈现什么?因为个人的背景不一样,他会作出不同的解释,恰恰这一类的画,是在解释系统里面的,不是说看到形式关系就决定了画面的本身,像这样的画,目前我们可以从这个角度来看,因为在中国,我们说依然是一个主流,从象征主义、超现实主义,为什么?也因为我们对纯粹语言的本身关系,弱于对题材的关系,弱于对内涵的关系,这条主线是这样的。尽管也有表现笔触,更多是想说什么东西,画面想说什么东西?其实对于今天来讲,关键在于哪里?如果用当代的方法来表现想说什么?这里的分界线很明确,到底是人文关怀主义说明画面里面的内容还是用社会批判理论来说画面的内容,还是诸如此类其他各种各样新的解释方法来解释,这是不一样的。倒过来讲,从中国到美国,在画面里面其实更多还是人文主义的层面,必然保留了人文主义的情怀性的东西,在他的画面当中表现比较的充分。从这一点上面,他的作品还是依然是人文主义的,他的图象超现实等符号,都是为了人文主义的传达服务的,这是他作品的意义,也是上一代人知识背景保留的比较完整的人群里面其中一个分支。我认为他的作品是这样的。
(责任编辑:王翔)
声明: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摘编仅作学习交流,非商业用途,所有文章都会注明来源,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快速处理或删除,谢谢支持。
(原文章信息:标题:陈源初绘画的人文主义,作者:翔子,来源:未知,来源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