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兰即中国传统兰花的简称。喜润而畏湿,喜半阴半阳。温度只要不过高或过低就行。喜富含腐殖质、排水良好、微酸性土壤,忌浓肥。繁殖用分株法。
欣赏与实用
中国文人及中华文化,非常推崇翠竹、红梅、青松。但是竹——清雅而无香,梅——花艳而无叶,松——叶苍而无花。唯兰花集竹、梅、松三者之优点于一身,朱德元帅曾有诗赞兰花;“浅淡梳妆原国色,清芳谁及胜兰花。”
兰花具有清雅淡素、不与群芳争艳的花;有清馨幽远的香,被誉为“香祖”、“国香”、“天下第一香”,迄今为止,世界上尚未发现天然植物香料和人工合成香料中,有任何香味超过兰花者;有刚柔并济、婀娜多姿、四季常青的叶,被郑板桥赞为:“风虽狂,叶不伤;品既雅,花亦香。”自古以来,我国人民就非常喜爱兰花,歌颂兰花的诗词歌赋,不胜枚举,形成了一种融华夏道德修养、人文哲理于赏兰、品兰之真谛的兰文化,正是“一株兰草千幅画,一箭兰花万首诗”。
兰贵幽香。国兰的芳香贵在幽雅、温和、纯正而无异味。异味太强烈,则不佳。若兰花不香,则不可取。
兰贵神韵。兰花花瓣的形状很多,大致可分为野生型的狭长的“竹叶瓣”;较好的为形似水仙花瓣的“水仙瓣”;更名贵的为“梅瓣”及“荷瓣”,花瓣宽、短而肥厚,花瓣之间结构协调,风度典雅。兰花的颜色,传统品种以翠绿、淡雅、纯净为珍品,杂色、混浊、暗淡为下品。一般的兰花,唇瓣上常有紫红色的斑点,称为彩心;如果唇瓣纯绿、纯黄、纯白,则称为素心,为名贵品种。有花时赏花,无花时观叶,“惜叶犹如惜玉环”,其绰约风姿都各具神韵。难怪古人有“清风摇翠环,凉露滴苍玉”、“看叶胜赏花”的赞誉。
兰贵新异。过去,传统品种的兰叶上如有斑点或条纹,则视之为“病态”、“异物”,斥之为下品。现今,随着人们追求新异、崇尚时髦的欲求和欣赏习惯的演替,却欣赏叶片上白色或黄色的斑块及条纹,称为“叶艺”,并根据斑纹的色泽、数量、形状及分布位置等不同情况,已命名数以百计的新品种。新异性在叶形上体现为宽、短、矮、扭曲等,在花形上体现为畸形的奇瓣、重瓣、缺状,只要性状稳定都可选育成珍稀名贵品种_一盆“达摩兰”叶短而厚,表皮似蛤蟆皮,价值百万元;一盆叫“大屯麒麟”的墨兰,花有3层,每层上有萼片与花瓣数十枚,十分奇特,价值几十万元。要不前些年兰花怎么会被称之为“绿色股票”、“绿色古董”、“绿色金子”,被人炒来炒去,犹如当年荷兰人炒郁金香一样呢!那种不正常的现象,和几年前东北炒君子兰、江南炒五针松一样,给市场造成混乱及危害,令人们记忆犹新,势必偃旗息鼓。
这绝非兰花的本性所致。兰花还是兰花,以其观赏价值和实用价值,悠悠千年,倾倒众生,风靡海内外。据《本草纲目》记载,服用素心兰能防皱,即现代医学所指的抗衰老作用,花梗能治顽癣,根具有退高热、消除咽喉肿痛、失音等功效。兰花释放的香气,能辟去周围空气中的浊气。韩国爱兰赏兰的人很多,在他们的办公室里,往往可以看到兰花。韩国的医院明确规定:病人住院只能送兰花,其余的花都不准送人病房。兰香催生,在四川、闽西永福的农村,至今尚有让临产妇闻兰香的习俗。至于那味香鲜嫩的兰花朵,还是上乘的美味佳肴,可作“兰花火锅”、“兰花肚丝”、“兰花汆丸子”等。
鉴别与选择
国兰是兰科兰属的多年生常绿宿根草本植物。兰科植物按其原产地的自然环境,其生长方式有三种类型:一是附生兰,附生在树干、岩石或悬崖上;一是腐生兰,生存于地下腐朽的植物体上,只在开花时其花序伸出地面之上;一是地生兰,根系生长在混杂落叶、腐殖土和砂石的土壤中。中国兰花都属地生兰类,约有数百个品种。
中国兰花虽然花小而不鲜艳,但清香四溢,叶态优美,深受我国和日本、朝鲜等国人民的喜爱。
(责任编辑:王翔)
声明: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摘编仅作学习交流,非商业用途,所有文章都会注明来源,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快速处理或删除,谢谢支持。
(原文章信息:标题:,作者:翔子,来源:全息网,来源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