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识铁桥,是画家;再识铁桥,是气功家;再认识,是儿童画教育家。现在,他又是诗人。有人说,铁桥是“神人”,几乎是无所不通,样样功夫都沾了点儿神气。
初看他的画,就与别的画家不一样,给人点儿什么?感觉到了,但说不出来,说是古怪?说是特别?说是独创?不管怎样,他说这是他的风格——总是要与别人不一样。创作就是要与别人不一样,如果一样了,就不是创作了。
再说,人与人的观念不同,对待事物的感觉和境界不同,面对大自然的沟通不同,所要表达的方式不同……那么就有了铁桥的艺术表现诸多不同。
他的诗可以说是随心所欲的产物。随心所欲是诗的母亲造出来的不是诗。铁桥的诗大多是写给孩子们的,是倚孩子们来写的,是献给孩子们的礼物。
孩子最让人动情。他的《小莲花的孩子》让人心动——
那一天,当我接到回城的通知,在我隐不住的笑容下,孩子们哭了,呜呜声布满了课堂。
读着,会把人牵到那个场面里,也不禁心动,眼窝酸酸。
这一段诗,有情、有景、有声、有画。
他接着感慨到——三十三年的路,没有忘却的泪水,三十三年的心,没有走完的希望。当年的孩子早已不是孩子,当年为我而泣的孩子,也许抱上了孩子的孩子,那永远不变的是人世的真情。
这会让人看到一幅油画——一个当年的小姑娘,抱着孙子站在村头,遥望从田间归来的儿子。乡情最让人难忘。因为乡情往往与土地粘在一起。我们站立在黑黝黝的土地上,情会生根。情感有根,心灵有本,这是铁桥诗的根本所在。他的诗还会为读者打开心灵之窗。
诗人不但有情感的奔放,更有爱在其中展放芬芳。
诗人不但有拥抱生命的热烈,更有人生的哲思。
铁桥的诗大多有省世功能,这是他对人生的总结,是对生活苦辣酸甜咸的归纳,是对人世间包罗万象的感触。最终,给人的是哲思。
铁桥的仿古韵诗。以情唤景,以景融情,情景交融。看来,就像一幅幅速写,将人融入景中,来品味诗样的画面,感受仙境一样的意境。
到这儿,让我想起在小学教孩子写作文,其中有“看图说话”。就是先拿出一幅或多幅图画来让孩子们看,看完了再依照图画写出文章。我看,看铁桥的诗能作画,画能出诗。这就是他的能耐;是他将诗画融一体的教育追求。
说到教育,特别是儿童教育,是要有一个全新的教育方法。同时,也要有知识全面的教育者。铁桥的美术功底深厚,书法的笔锋别致,诗歌的意境如画……追求为被教育者提供了接受如识的广阔空间。
爱心不仅仅是情感,还应该是如识和艺术的修养的体现。
但愿,铁桥将这诗样的情感倾注于孩子心灵,将这诗的画面为孩子展现绚烂的前程,为孩子们打造理想的殿堂。
上一篇: 中国画写意:骨髓精神正在流失
下一篇: 少儿美术——美在似与不似之间
-----主办------
河南省知青书画院
----技术支持----
全息数字科技(河南)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