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详情

篆刻知识_春秋战国古鉨

2011-08-08 |浏览:1959次 | 编辑: 加载失败
分享到: 

春秋战国古鉨

 


图01

春秋战国的古鉨,也就是指秦统一中国以前的印章,后人称作先秦古鉨。春秋战国古鉨,印文为大篆,与当时钟鼎器物上的铭文相同,两个时期的印章风格也基本相同,故在出土的鉨印中,很难一一考证出哪些是春秋鉨,哪些是战国鉨,因为在印式和风格上战国古鉨是春秋古鉨的延续。

春秋时期,用印已经比较普遍,用鉨印来封检文书已形成了制度,富豪贵族们身上佩带鉨印作为雅玩也已相当流行。除了封检、佩带之外,还应用到取信、勒名、取吉、装饰、殉葬等范围。在文字和风格上,由于诸候割据,文字不统一和各国的审美差异,在鉨印的形式上呈现了丰富多彩、变化无穷的艺术面貌。

古鉨的用材基本是铜质,银、玉、石质等比较少。在制作工艺上可分为铸和凿两种。铸,是用泥范铸造,称作铸印;凿;凿,即在预制好的印坯上用刻刀直接镌凿。我们所见到的阳文类鉨印,均是铸印;白文官印大都为凿印,铸印较少。

先秦古鉨在艺术上有着极高的审美价值,呈现出天真烂漫、丰富多彩的艺术形式(图01),可概括为几个方面:

1.形制多样

官印分朱文印和白文印,朱文印大小一般在1.5厘米左右见方,白文印在2.5厘米见方,也有少量长方、圆形的形制。私印较小,形状有方、圆、椭圆、长条、三角、心形、连环和分布式连珠形制等。形制的丰富和随意性,大大拓宽了其表现形式。

2.篆法多变

春秋战国由于各国用印制度不同,文字尚未统一,印文的素材则来源于青铜器铭文。虽然有不少印文至今无法破译,但其形态丰富多变,精彩至极。文字的无规定性,从另一个侧面看,则带来了更大的创作自由。

3.章法随意自然

先秦古鉨以金文入印,由于金文结体的灵动多变,大小不一,由此产生了章法上的参差错落,疏密悬殊,正侧俯仰,一任自然的艺术情趣。

4.边栏与办格协调

古鉨无论章法和文字作何种变化,每印均有边栏或界格来作为章法的辅助形式。金文造型天真活泼,在章法的安排上自然就形成了参差错落的格局,同时也带来了布局上的松散之嫌;然而在古鉨中以宽边与界格来协调章法,既起到了团聚印面的作用,又产生了静与动、规矩与错落的对比效果。

5.精微与粗犷并存

朱文鉨印,印面虽小,制作却十分精微,线条流畅戏挺,自然得体,毫无造作之势,为鉨中精华;白文凿印,气势博大粗犷,浑穆古拙,俊兔劲峭。形成了精微与粗犷两种不同风格的强烈对比。

6.肖形鉨笔简意蕴

在古鉨中,另有一类图像式的肖形鉨,笔墨简练,十分传神。其中内容有人物、禽兽、吉祥纹样等多种。肖形鉨的功能主要是取吉避邪,作为吉祥的佩戴之物。

 


 

 


 

 


 

 


 


 


(责任编辑:王翔)


声明: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摘编仅作学习交流,非商业用途,所有文章都会注明来源,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快速处理或删除,谢谢支持。


(原文章信息:标题:春秋战国古鉨,作者:秩名,来源:本站,来源地址:)

上一篇: 篆刻技法_刻印应注意要点

下一篇: 篆刻知识_印章演变_秦印

欣赏

-----主办------

河南省知青书画院

----技术支持----

全息数字科技(河南)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