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印
秦印是秦始皇统一中国后的十八年间的印章。秦始皇初得天下,即采取了“书同文”的文字规范化措施,命李斯等人整理制定了小篆(秦篆),作为全国统一的文字,避免了春秋战国文字诡奇繁杂的局面。小篆体式方中寓圆,形体方正,稳健朴拙。秦印即以小篆作为入印文字,同时严格了用印制度,规定只有皇帝的印独称玺,王公大臣及平民百 姓的印章只可称印。在印章的形制上也有较大的改变。秦官印均匀为凿印,大小一般为2.5厘米左右见方,也有2厘米左右见方的;另外还有半通印,即方形章的一半,是低级小吏所使用,《十三州志》中有“有秩啬夫,得假半章印”之说。秦代仅有十几年,在印章制式上仍然延续春秋战国的“田”、“日”边栏与界格。
私印基本为白文凿印,铸印较少。形制较随便,以长方半通印居多。方形印较小,约在2厘米以内见方;也有椭圆形、圆形等形状。肖形、吉语、避邪印用于佩戴也很盛行。
秦印在艺术上比古鉨更加成熟,不仅表现在文字的规范,章法的整齐划一,而且从中透露出书写的自由性和整体布白的灵活多变,赋予印章艺术新的艺术情趣。如官印的苍古威严,整齐而不呆板;私印的苍润秀丽,自然随意。有些印章粗看凿刻草率,蓬头乱服,细品却刀法娴熟,情趣洋溢。故秦私印比官印在创作上更加随意和自然。
秦代时间虽短,但它所确立的印章制度,小篆摹印篆式样的形成,却起到了印章发展史上承上启下的重大作用,为汉印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上一篇: 篆刻知识_春秋战国古鉨
下一篇: 篆刻知识_印章演变_汉印
-----主办------
河南省知青书画院
----技术支持----
全息数字科技(河南)有限公司